原文链接:17家外资私募布局中国市场 华侨基金执行总裁解读私募“异族入侵”
据《证券时报》近期报道,外资机构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布局,继富达利泰、瑞银资管、惠理投资、贝莱德投资、桥水投资等16家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后,联博汇智(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于今年3月1日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据统计,在17家外资私募中,已有14家成立了30只产品,涉及股票、债券、量化、多元策略等不同类型。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甚至已在寻求公募基金牌照,扩大掌控中国业务。
在多位外资人士看来,经过年初以来的大涨,A股当前估值吸引力有所下降,但与全球市场横向比较仍然偏低。从长远角度看,消费、科技及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均具结构性投资机会。
在互联网金融大面积暴雷打击市场信心、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上涨蚕食市场蛋糕、监管政策不断趋严的大环境下,很多私募基金步履艰难,甚至就此萎缩一蹶不振,此时又碰上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后的私募业“外族入侵”,国内私募基金行业何去何从?华侨基金执行总裁刘鹏,对市场和投资者关切的问题做了解读。
Q:如何看待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对国内私募基金业会有怎样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刘鹏: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目前已完成登记的外资机构都是国际上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机构,在证券市场沉浸多年,比国内机构拥有更深厚的底蕴和专业积累。外资机构的基金在进入伊始就表现出与国内机构的不同,如贝莱德发行的第一只基金,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均减半收取,这一举动吸引了大量投资人的参与,也多少打破了当前国内私募证券基金市场的惯例,对原有的格局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对国内私募基金行业而言,外资机构的大举进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机构需要证明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能力,或将在专业团队和基金业绩方面加大投入,以期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势必会引流一部分国内私募机构原有的投资群体。另一方面,这种格局的打破,也是典型的“鲶鱼效应”,国内的私募机构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机构的投资业绩受到更多的关注,或许也能适度推动目前散户为主的投资人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长期来看,外资私募机构进入中国,是有利于私募证券基金市场乃至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的。
Q:P2P大量爆雷,有些基金产品也出现爆雷、逾期、无法兑付等情况,这些现象对金融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基金尤其是私募基金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以及这个行业的现状?
刘鹏: P2P与私募基金在模式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线上募集、通过P2P平台进行借贷的行为,一个是线下募集为主、通过私募管理人进行投资业务的行为。之所以被投资人混淆,是由于很多P2P产品的要素表述方式和多数其他类私募基金相仿,给人造成同为“理财产品”的感受。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11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114.54亿元;11月底,P2P网贷行业待还本金总量为8111.94亿元。基本上是私募的1/16。P2P行业更多地是针对投资量较少的个人投资人,投资者数量巨大,与私募基金相比,在投资总额、投资起点、投资方式等方面都完全不同。
去年以来,P2P行业爆雷严重,此起彼伏。由于前述的概念混淆,以及很多私募基金投资人在P2P“受了伤”,对私募基金行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当然,私募基金行业本身也因为个别管理人的不当行为(如轰动全国的“阜兴系”事件)而整体受损。
近几年,证监会、基金业协会、各地金融办等监管机构多次进行了覆盖面较广的现场检查和管理人自查,对私募行业的规范运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警示。
行业的频繁爆雷和投资人的愈加谨慎,使得市场的资金开始向银行理财、信托等较低风险的领域转移,造成了2018年私募基金“募资难”的现象。这并不奇怪,也并不意外,对于私募行业而言,也恰是到了需要冷静反思和寻求转型的时点,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加大内部风控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和基金产品结构,与市场趋势和投资人需求紧密挂钩。
截至2018年10月底,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规模接近13万亿元,私募基金频繁活跃在股权投资市场和证券期货市场,私募行业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和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当前,私募行业的监管政策趋于健全,从业机构的专业性和合规性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相信,在“爆雷期”逐步得到化解之后,无论是管理人还是投资人,都将趋于客观理性,在此环境下,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将得到更好保障。
Q:现在银行定期利率上涨,理财产品起点降低,利率上涨,吸引了不少客户,这对私募基金的销售是否有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鹏: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加息周期,这与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近年开始的“去杠杆”对市场的影响。这一轮“去杠杆”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市场所未能预及的。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都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源于资金流平衡的打破,一边是以往积累的财务成本和资金支出压力,另一边是远高于往年的融资政策和“去杠杆”力度。市场上实际能够融到的资金少了,自然会出现利率和理财收益率水涨船高的局面。
在类固定收益的资管产品领域中,私募基金在投资人心目中始终处于“高风险、高预期”的位置,在银行理财、信托收益率提高的前提下,私募基金在收益方面的优势就必然被削弱,从而带动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人转而投资于预期收益相对较低的银行理财等领域。
与银行、信托等资管产品相比,私募基金在交易结构、风控安排、投资模式等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更能把握投资群体的需求。因此,在很多风险不高但金融机构因政策原因无法直接涉足的领域,私募基金反而可以作为投资主力军,对投资人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Q:有人人认为“严管”政策已经见底,是这样吗?
刘鹏:所谓“严管”的政策,只是监管更加关注私募行业、市场回归理性合规的过程,是对以往较为混乱和容易钻空子的现象的一种调整和修复。未来私募基金行业,必然会在一个相对健全的政策监管体系下运行,这是国家对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行业自律所必须的环境。
从短期来看,行业的规范化过程还没有达到监管预期,各类新政策和行业检查力度仍将持续推出。私募行业仍将面临较强的政策监管和投资限制,基金管理人的整体结构也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调整。
从长期来看,行业应具备的规范性政策会持续运行,但是,随着行业从业者逐步合规以及不合格管理机构的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自律或将部分补充行政监管的职能,私募行业也会迎来政策和发展的稳定期。
Q:在经济大环境不佳、很多基金产品爆雷的情况下,华侨基金是怎样做到风险和安全可控、维护投资者利益的?
刘鹏:华侨基金建立了双重的风险控制体系,一个是防控基金产品(项目)风险,另一个是防控公司内部风险;在基金产品(项目)风控方面,我们也设立了两层风控体制,即产品筛查机制和投委会制度,产品筛查机制由投资经理和产品法务共同组成安全风控,投委会制度采用多数服从少数及特殊否决制来保障项目的最终安全。在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已经建立相应的制度,比如风险管理制度、内部交易记录制度、防范内部交易及利益冲突制度等,同时也落实了责任到岗监督到人的基本要求。应该说在这样在防控体系下,我们一直保持了良好平稳运营。
在保障投资者利益方面,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首先严格按照基金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其次是在投后维护过程中时刻关注投资收益变化,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及时防范,但最重要的还是落实管理人的责任心,始终不忘“以投资者的利益为核心”的投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不惧外部环境变化,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管理人价值。
自2017年起,华侨基金顺应政策和市场趋势,及时调整了业务结构和产品类型,重点关注具有高流动性的高档白酒、黄金及其制品等底层资产,设立投资资金闭环,最大限度控制和锁定风险。在做好投资布局、风险管控的基础上,华侨基金不断强化投资者教育特别是风险教育,严格筛选合格投资人,并根据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区分,使投资人和投资品种的风险等级相匹配,对不匹配的情况按规定予以提醒或建议调整。
截至目前,华侨基金旗下基金从未有任何逾期兑付或无法兑付的情况出现,我们以实际行动和成效,给投资人提交了满意的答卷。
Q:今年华侨基金会有哪些投资计划和重点产品推出?
刘鹏:华侨基金旗下拥有股权类、证券类、其他类全类别的私募管理人平台体系,在新加坡的子公司拥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基金管理牌照,管理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在基金业协会备案基金总量超过100只。华侨基金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类型,也涵盖了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房地产基金、类固定收益基金、FOF基金、海外基金等。
2019年,市场环境或将有所改善,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而言,都处于加速修复市场信心的过程。华侨基金充分理解监管政策在规范性等领域不断提升的要求,以及投资人对于私募市场未来前景的隐忧。
今年,华侨基金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布局投资,一是康养产业链,包括养老社区、医养机构、孝文化纪念园等;二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类和高端制造领域,布局未来5-10年的战略行业;三是布局关乎民生的产业领域,继续支持城镇化推进和助推消费升级;四是关注高流动性底层资产的投资,如黄金及制品等,在相对较低风险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